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时间:2023-12-25 10:48:27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观察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等基本特征;能够通过地球仪演示得出昼夜交替、晨昏线、地方时等地理知识。

2.运用实验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认识地球自转,养成地理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3.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地球自转的地理特征。

【难点】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悬导入法。设置疑问:毛主席诗中曾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可是我们明明每天见到的事物、所在的地点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诗句写错了呢?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展示活动用具】地球仪

【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地球仪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该地球仪是否是固定不动的?

【教师活动】拨动地球仪中的地球使其转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

(1)分别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轴及一个小地球组成;

(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转动的。

【师生共同总结】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动的,它就像我们的地球仪一样是会转动的。

【教师活动】可是它究竟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旋转这个地球仪,其他同学观看两位同学是否出现错误。

【学生活动】实验,自主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围绕固定轴进行旋转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一根地轴,地球也无时无刻不在绕着地轴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时分为两个方向,而正确方向则是自西向东不断旋转。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展示活动道具】手电筒及地球仪

【实验活动】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手持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射小地球的一面,关闭后再次打开,另一个同学旋转地球仪中的小地球。

【问题】小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当有光源照射在地球上时,小地球仪被照射的一面变亮而另一面则为暗。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也有光源照射,就是太阳光。同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正是因为它不能被阳光穿透,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黑夜。而区分白昼和黑夜的那一个圆圈所在的界线则是晨昏线。

【教师设置问题】

(1)地球是不断旋转的,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2)地球的自转会对白昼和黑夜有什么影响?

(3)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间,比如纽约时间、北京时间、伦敦时间等,这又是为什么?

(4)两个极点(北极点、南极点)是否产生“运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回答。

【教生共同总结】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上不同经线所经历的白天黑夜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地区时间差异。

(4)两个极点进行旋转运动。

(5)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我们每天坐在这里学习的同时也“日行万里”。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后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了解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及“日心说”和“地心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

(1)同学们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本次课上的实验,重温知识。

(2)搜集地球自转的其他地理意义。

四、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2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悬导入法。引用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设置疑问】

“坐地日行八万里”,可是我们明明每天见到的事物、所在的地点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诗里写错了呢?其实我们每天坐在这里读书学习其实并非“不动”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地理的角度出发共同来探究下我们究竟是怎么“运动”的。

环节二:新课教学

【展示活动用具】地球仪

【问题】

(1)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地球仪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该地球仪是否是固定不动的?

【教师活动】拨动地球仪中的地球使其转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

(1)分别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轴及一个小地球组成;

(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转动的。

【师生共同总结】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动的,它就像我们的地球仪一样是会转动的。

【教师活动】可是它究竟是怎样进行转动的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旋转这个地球仪,观看两位同学是否出现错误。

【学生活动】实验,自主思考,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围绕固定轴进行旋转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一根地轴,地球也无时无刻不在绕着地轴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时分为两个方向,而正确方向则是自西向东不断旋转。

【展示活动道具】手电筒及地球仪

【实验活动】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手持手电筒,打开手电筒照射小地球的一面,关闭后再次打开,另一个同学旋转地球仪中的小地球。

【问题】小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当有光源照射在地球上时,小地球仪被照射的一面变亮而另一面则为暗。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也有光源照射,就是太阳光。同时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正是因为它不能被阳光穿透因此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为黑夜。而区分白昼和黑夜的那一个圆圈所在的界限则是晨昏线。

【问题】

(1)地球是不断旋转的',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2)地球的自转会对白昼和黑夜有什么影响?

(3)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时间,比如纽约时间、北京时间、伦敦时间等,这又是为什么?

(4)两个极点(北极点、南极点)是否产生“运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且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因此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上不同经线所经历的白天黑夜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地区时间差异

(4)两个极点进行旋转运动。

(5)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我们每天坐在这里学习的同时也“日行万里”。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后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了解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以及“日心说”和“地心说”。

环节四:小结作业

(1)让同学们回家之后自己动手进行本次课上的实验,重温知识。

(2)总结地球自转的特征及其引发的地理意义。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学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浅化,重现象描述,轻原理分析。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3.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用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2)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白任何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2)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运动规律。

2.正确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

1.运用多媒体课件、地球仪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空间概念。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将零散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学生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探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知道一些关于地球的数据。播放动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大家能解一下原因吗?

学生回忆旧知回答。

“温故而知新”,引入新课。

地球自转有哪些特点呢?动画:地球的运动。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动画地球的运动,完成学案“学生自主学习(一)”表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鼓励。

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一)”

让学生展示自我,提高学习兴趣。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①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②若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

探究昼夜的形成:借助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边演示边解说。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如果分别从北极和南极看,还能简单地说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吗?教师动画点拨。

表演者叙述,观察者完成“学生合作学习(一)”。

了解我们是白天看NBA的原因,明白地理对生活是有用的。

师生共同学有关时区的知识。

和老师一起学习时区知识,并完成“师生共同探究(一)”中的空。

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师生共同探究:怎么统一时间呢?

和老师一起分析、学习完成学案“师生共同探究(一)”。

分析问题能力,初步了解时区。

教师以诗的形式小结地球自转。

说说对该诗的理解

活跃气氛,温习知识

播放动画“走过四季”。

观看动画。

缓解气氛,感受四季之美

和学生一起学“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知识。

和老师一起学,并完成学案上“师生共同探究(二)”。

生活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后面“学生合作学习(二)”作为知识准备。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并给予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太阳的公转”。

合作探究能力。

你学到了哪些地球公转的知识?用动画补充或强调。

利用“学生合作学习(二)”展示学习成果。

检验合作学习情况。

了解科学史上的“天转还是地转“之争。

阅读“是天转还是地转”。

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

结合动画,和学生一起学习五带的划分。

利用“师生共同学习(三)” 。

展示学习成果:五带。

太阳公转知识的延伸。

延伸拓展

思考并回答。

检验学习情况。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有什么感想?

总结反思。

培养梳理知识、巩固知识能力。

五、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1.自转:自西向东,时间24小时,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2.公转:自西向东,时间一年,四季变化、五带。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